44
当前位置:首页 > 快讯 >

“风景这边独好”!从党史视角解读诗词家国情怀

来源:东方网 阅读量:5721 发表时间:2025-06-30 03:45:37   

《沁园春·长沙》中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的豪迈之问,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;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中“心潮逐浪高”透着苍凉与坚定的心境……“七一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临近之际,沪上行知读书会策划红色文化主题讲座,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古籍研究所所长方笑一亮相,从党史视角深入解读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情怀与文学魅力。

他结合梳理目前读到的诗43首词35首谈到,毛泽东诗词创作时间跨度非常长,最早的是1915年5月《挽易昌陶》,最晚的是1973年8月5日《读<封建论>呈郭老》。

“毛泽东的诗词创作,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过程,与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及其中艰难曲折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。”方笑一举例介绍,比如毛泽东赠诗“纵宇一郎”罗章龙,《七古·送纵宇一郎东行》的雄浑博大,充分反映了五四运动爆发之前,怀抱理想的青年人心理状态。

《采桑子·重阳》中“战地黄花分外香”的豪迈、《菩萨蛮·大柏地》中“装点此关山,今朝更好看”的乐观豪情,展现了毛泽东在逆境中的革命自信。《清平乐·会昌》中的“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”,充满了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。
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拉近了伟人诗篇与当代青少年距离。尤其是小读者们表现出浓厚兴趣,互动环节踊跃举手提问。重温“唤起工农千百万,同心干,不周山下红旗乱”“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沧桑”等讴歌胜利的著名诗词,依然鼓舞人心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
Copyright @2010- finance.cnszt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商财社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15281号

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,只供网交流所用、所有权归原权利人,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告之,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!邮箱:bgm1231@sina.com